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15—2020年乳山近岸海域春、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变化
文献摘要:
根据2015—2020年乳山近岸海域春、夏季调查资料,对比分析6年间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数、生物量、丰度、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乳山近岸海域春、夏季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5种,其中多毛类50种,软体动物20种,甲壳动物36种,脊索动物5种和其他类群4种.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92.2%,三者构成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72.11 g·m-2,平均丰度376个·m-2,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首位(31.47 g·m-2),丰度以多毛类占第一位(224个·m-2).从生物多样性年际变化来看,2016—2018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乳山近岸海域存在轻度污染,其他年份为清洁海域.在6个调查年份中,共出现了20种优势种,优势种年际变化较大,多次出现的优势种只有7种,对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乳山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向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比均衡转变.
文献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乳山近海
作者姓名:
纪莹璐;宿凯;张海舟;王俊健;孙静宜;张亮
作者机构: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 青岛 266061;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
引用格式:
[1]纪莹璐;宿凯;张海舟;王俊健;孙静宜;张亮-.2015—2020年乳山近岸海域春、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100-108
A类:
乳山近海
B类:
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群落结构,调查资料,底栖生物,生物量,多毛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脊索动物,类群,平均丰度,居首位,第一位,年际变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共出,优势种,多次出
AB值:
0.1592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