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包膜尿素类型及施肥模式对稻茬小麦抗倒伏性能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研究包膜尿素对稻茬小麦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效应,探讨协调稻茬小麦产量和抗倒伏性能的包膜尿素合理施用方式,采用树脂包膜尿素(PCU)和硫包膜尿素(SCU)为材料,设计3种施肥模式: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N1);60% 包膜尿素基施+40% 普通尿素拔节期追施(N2);60% 包膜尿素基施+40% 包膜尿素返青期追施(N3),以普通尿素60% 基施+40% 返青期追施为对照(CK),分析不同包膜尿素及施肥模式下稻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等的差异.结果表明,N1模式与CK相比显著降低小麦基部第2节间长度,提高其充实度、茎秆粗度和秆壁厚度,增强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PCUN1和SCUN1田间实际倒伏系数分别仅为1.11和1.31,但产量较低,与CK均无显著差异.与N1模式相比,N2模式显著降低小麦开花期、乳熟期和蜡熟期基部第2节间充实度和抗倒伏指数,显著提高小麦田间倒伏率和倒伏系数;N3模式产量水平最高,在两种包膜尿素中均显著高于N1、N2模式和CK,倒伏率和倒伏系数与N2模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CK.在N3模式下,PCU产量最高,较CK增产14.75%,基部第2节间长度显著低于SCU,基部第2节间充实度、茎秆粗度和秆壁厚度均显著高于SCU,且田间倒伏率和倒伏系数均呈低于SCU的趋势.综上,树脂包膜尿素基施(60%)加返青期追施(40%)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茎秆基部第2节间长度,提高其充实度和抗折力,降低小麦倒伏系数,并且实现较高的产量增幅,是有利于协调稻茬小麦高产与抗倒伏的施肥方式.
文献关键词:
包膜尿素;稻茬小麦;抗倒伏指数;倒伏系数;产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泉;钱晨诚;贾文欣;吴钰磊;李春燕;丁锦峰;朱敏;郭文善;朱新开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 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扬州 225009;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扬州 22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泉;钱晨诚;贾文欣;吴钰磊;李春燕;丁锦峰;朱敏;郭文善;朱新开-.包膜尿素类型及施肥模式对稻茬小麦抗倒伏性能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11):1774-1783
A类:
PCUN1,SCUN1,倒伏系数
B类:
施肥模式,稻茬小麦,抗倒伏性,调控效应,小麦产量,施用方式,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40,普通尿素,拔节期,追施,N2,返青期,N3,施为,抗倒伏能力,基部,节间长度,充实度,粗度,壁厚,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田间,开花期,乳熟期,蜡熟,高小,小麦田,倒伏率,产量水平,上控,小麦倒伏,小麦高产,施肥方式
AB值:
0.16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