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秸秆覆盖温度效应对冬小麦农艺和生理性状的影响
文献摘要:
秸秆覆盖是一项有效的节水保墒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而对于凉季生长的作物,秸秆覆盖引起的温度效应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大于秸秆覆盖的保墒效应,会导致作物减产.利用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冬小麦的温度效应对冬小麦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探明秸秆覆盖引起冬小麦减产的机理.试验设置4个秸秆覆盖量处理:不覆盖(CK)、低覆盖量(2450 kg?hm-2,LM)、中覆盖量(3675 kg?hm-2,MM)和高覆盖量(7350 kg?hm-2,HM),调查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冬小麦内源激素含量、茎伤流液离子浓度、农艺性状[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根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提高了冬季土壤温度,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土壤温度.由于冬季冬小麦生长发育停止,秸秆覆盖的增温效应对冬小麦生长影响较小.春季返青期,冬小麦开始快速生长,秸秆覆盖对根区土壤温度的降低效应显著抑制了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返青期冬小麦茎生长素(IAA)含量在低、中和高覆盖量下分别是不覆盖处理的1.7倍、2.5部和2.7倍,较高的IAA含量抑制了冬小麦的生长.覆盖处理茎中生长素和玉米素核苷比值(IAA/ZR)增加,抑制了分蘖的生长.秸秆覆盖下冬小麦农艺性状如根长密度、NDVI和RVI、密度和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低于CK.至拔节期随着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影响减弱,覆盖处理茎中的IAA含量显著降低,并低于CK处理,IAA/ZR比值也迅速下降,与CK间差异减小,茎中伤流液中离子浓度覆盖处理均高于CK,均表明覆盖处理下小麦的生理功能加强,但至拔节期覆盖处理下的冬小麦各农艺性状仍然低于CK,秸秆覆盖下的冬小麦抽穗和扬花期比不覆盖晚2 d,最终覆盖处理的冬小麦产量低于CK.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生理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综上研究表明,秸秆覆盖引起的返青期土壤温度偏低延缓冬小麦生理过程,是导致冬小麦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消减返青期秸秆覆盖层的温度效应是解决秸秆覆盖影响冬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文献关键词:
秸秆覆盖;冬小麦;根区温度;内源激素;植被指数;茎伤流液离子浓度
作者姓名:
陈素英;牛君仿;张喜英;邵立威;姚振刚;李建波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22;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藁城 052160
引用格式:
[1]陈素英;牛君仿;张喜英;邵立威;姚振刚;李建波-.秸秆覆盖温度效应对冬小麦农艺和生理性状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05):820-830
A类:
茎伤流液离子浓度
B类:
温度效应,麦农,生理性状,节水,保墒,作物生长,减产,大田试验,农艺性状,秸秆覆盖量,hm,LM,MM,高覆盖,HM,不同处理,土壤温度,内源激素,激素含量,植被指数,NDVI,RVI,干物质积累,返青期,季冬,小麦生长,增温,生长影响,速生,根区土壤,生长素,IAA,覆盖处理,玉米素,ZR,分蘖,根长密度,地上部生物量,拔节期,温度影响,中伤,生理功能,抽穗,扬花期,冬小麦产量,生理过程,消减,覆盖层,根区温度
AB值:
0.2040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