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社会学逻辑
文献摘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富有中国文化中"命运"的神秘色彩,蕴含了终极关怀和天下大同的价值旨归,也隐含着积极主动打造共同体以应对不确定世界的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及体认是现代化生产方式产生以来从生产到观念的社会组织形态不断嬗变和持续积淀的结果.现代化生产方式以高效率、可测量、可控制等优势,奠定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也宣告生产共同体的诞生.从生产共同体到生活共同体,伴随着世界的扁平化过程,呼唤求同存异的生活集体意识.复杂社会中,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格调,再到网络加持的消费社会,随时随地展现出社会共同体的必要性.风险的全球化让休戚与共的关系显而易见,更是在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迫使人们先后走进命运共同体.从以生产方式为内核的生产共同体到由生活观念导向的生活共同体,科学大行其道引爆了多彩的生活;从社会分工促成的社会共同体到风险弥散催生的命运共同体,多样性个体、多极化社会在命运共济中走向一体性的世界.科学与人性共同主宰的人类共同体,由此串联成一条由此及彼的逻辑线条,互动影响又共生发展.
文献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生产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社会学逻辑
作者姓名:
刘红旭
作者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社会学教研室,陕西 咸阳 712082
引用格式:
[1]刘红旭-.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成的社会学逻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5):122-129
A类:
B类:
社会学逻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解人,世界和平,和平发展,中国方案,神秘色彩,终极关怀,天下大同,价值旨归,积极主动,决心,组织形态,可测量,宣告,生产共同体,生活共同体,扁平化,呼唤,求同存异,集体意识,复杂社会,衣食住行,格调,加持,消费社会,随时随地,社会共同体,休戚与共,显而易见,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迫使,生活观念,大行其道,引爆,多彩的,社会分工,弥散,多极化,共济,济中,一体性,主宰,人类共同体,联成,由此及彼,逻辑线,线条,互动影响,共生发展
AB值:
0.3732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