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国家、城市、企业的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赋能结构与模式
文献摘要:
近年来,西方中心主义思想主导下的国际舆论对中国发起猛烈攻击,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基于赋能理论视角,构建以价值共创为核心,以国家、城市和企业为主要传播行为体的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赋能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一传播赋能结构基于国家、城市、企业3个维度,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网的价值共创行为体网络,旨在打通国际交往中的信息逆差,增强多元主体的整合优势和传播价值创造的持续驱动力."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当以企业"走出去"带动城市和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以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赋能结构建设帮助中资企业品牌走出疫情下的贸易困局,以上下联动、软硬兼顾的形象传播艺术和形象传播效能促进中国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需要中国形象国际传播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扭转形象传播"自上而下、政府先行"的单一传统思路,构建"上下互动、全域沟通"的复合传播新路径,形成国家赋能、城市赋信、企业赋利的中国形象国际传播新模式.
文献关键词:
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赋能结构;价值共创;中资企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戴永红;付乐
作者机构: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深圳518060;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广东 深圳5180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戴永红;付乐-.基于国家、城市、企业的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赋能结构与模式)[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4):5-14
A类:
B类:
中国形象,国际传播,传播赋能,赋能结构,西方中心主义,国际舆论,猛烈,赋能理论,传播行为,行为体,理论价值,一传,微观层面,价值共创行为,通国,国际交往,逆差,传播价值,价值创造,国家形象,结构建设,中资企业,企业品牌,困局,上下联动,形象传播,传播效能,国际竞争力,政策制定者,实践者,转形,上下互动,传播新路径
AB值:
0.3223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