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非正规就业群体:基础与价值——以滇中G乡为例
文献摘要:
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不同农民群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既有研究更多关注乡村振兴中的返乡农民工和中坚农民,而忽视农村非正规就业群体.受制于家庭功能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分化双重因素,这一群体基本丧失进城正规就业的机会,多嵌入本地灵活的非正规就业体系.农村多元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化、家庭伦理责任需求以及就地务工的灵活性成为其产生的基础.农村非正规就业群体作为当前农村人数较多、较为活跃的群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经济性、家庭性、治理性和社会性多重功能,具体表现在助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家庭双重收入、成为国家与乡村中间人和形塑乡村振兴新秩序等方面,成为乡村振兴的"第三主体".
文献关键词:
乡村振兴;非正规就业;零工群体;社会基础;价值关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陶自祥
作者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陶自祥-.乡村振兴中的农村非正规就业群体:基础与价值——以滇中G乡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33-40
A类:
B类:
非正规就业群体,滇中,农民群体,关注乡村,返乡农民工,受制于,家庭功能,功能需求,劳动力市场,一群,地灵,家庭伦理,伦理责任,就地,多重功能,农业规模化经营,中间人,形塑,新秩序,三主体,零工群体,社会基础,价值关联
AB值:
0.2866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