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苏玛"实践的文化与历史逻辑
文献摘要:
"苏玛"不仅是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的常用语,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实践."苏玛"原意为"抱歉""道歉",但在西双版纳傣族和布朗族的实践中,"苏玛"的意涵被扩展为"抱歉""感恩""尊敬",并成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个人层面的"苏玛"实践,实际是一种"延时回报"机制,看似自愿,却是义务的回赠,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深层关联,并且在社会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村寨之间的"苏玛"实践,则是村寨历史记忆和群体认同的呈现,弥合了村寨的当下与历史、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断裂.
文献关键词:
"苏玛";延时回报;历史记忆;群体认同
作者姓名:
高兴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引用格式:
[1]高兴-.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苏玛"实践的文化与历史逻辑)[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95-102
A类:
延时回报
B类:
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历史逻辑,常用语,原意,意为,抱歉,道歉,意涵,感恩,尊敬,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个人层面,看似,回赠,社会层面,村寨,历史记忆,群体认同,弥合,自我与他者
AB值:
0.3332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