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抗疫社区的沟通性批判
文献摘要:
2022年春天,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爆发,把抗疫第3年的上海推入全然不同的境遇之中.城市里日益稀薄的社区概念,因为抗疫而骤然成为热词,甚至凸显为日常生活的主导框架.不少人感慨:原先不认识几个邻居,疫情期间封闭在社区里,和邻居一起团购、一起活动,逐渐相识、相交起来.由此有人认为这是社区价值的表现,反映了居民归属感与团结精神的提升.不可否认,在抗疫过程中,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的互助关爱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区感和认同感.然而,这样的社区认同确实是社区居民期盼的吗?它与长久以来人们努力营造的地方认同是否一样?另外,抗疫过程中形成的社区认同,能否持续并惠及疫情之后的日常生活?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静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静-.抗疫社区的沟通性批判)[J].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2(04):20-26
A类:
B类:
春天,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推入,全然不同,境遇,市里,稀薄,社区概念,骤然,热词,感慨,原先,邻居,区里,团购,相识,相交,归属感,团结精神,不可否认,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爱,社区感,社区认同,实是,社区居民,期盼,长久以来,地方认同,同是,惠及
AB值:
0.475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