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网络舆情传播波动性与舆情控制策略——基于GARCH和灰色Verhulst方法
文献摘要:
网络空间的不断发展改变了既往"上情下达"的单向沟通渠道,但基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等特征,网络舆情事件也时有发生.本研究以政府治理需求为出口,增强网络舆情的控制能力,基于网络舆情事件所具有的时变特征,选取"假疫苗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将网络舆情演化阶段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反复期和消弭期,利用新浪微指数和百度指数,首先通过建立GARCH模型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波动性进行剖析,接着建立灰色Verhulst仿真模型描述网络舆情事件整体过程,探索在不同舆情阶段下相应的网络舆情控制手段.研究发现:(1)在网络舆情事件的潜伏期,相关部门应对易引发网民关注的事件予以持续追踪、收集与核实;(2)在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期,相关部门应不间断地对舆情演化情况进行监控,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回应网民关切热点,并公布事件调查及处理进展;(3)网络舆情事件进入反复期后,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渠道、传播态势、敏感词、重点人群等方面予以关注和疏导,并建立网络舆情回应制度,公开事件处理进程,转变被动态势,倾听公众利益诉求的合理表达;(4)网络舆情传播进入消弭期后,政府部门应及时反思,提高危机处置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总结经验,并及时公开事件最终处理结果.
文献关键词:
网络舆情;假疫苗事件;GARCH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劲光;宋宸
作者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劲光;宋宸-.网络舆情传播波动性与舆情控制策略——基于GARCH和灰色Verhulst方法)[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90-100
A类:
假疫苗事件,微指数
B类:
网络舆情传播,波动性,舆情控制,GARCH,Verhulst,网络空间,上情下达,沟通渠道,匿名性,舆情事件,时有发生,政府治理,控制能力,时变特征,网络舆情演化,演化阶段,阶段划分,潜伏期,消弭,新浪,百度指数,控制手段,发网,网民,核实,不间断,演化情况,网络新闻,新闻发言人制度,事件调查,传播渠道,传播态势,敏感词,重点人群,疏导,舆情回应,应制,事件处理,倾听,公众利益,利益诉求,播进,及时反思,处置能力,应急响应能力,总结经验,处理结果
AB值:
0.333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