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世纪西方的仪式理论探赜
文献摘要:
从爱德华·泰勒、罗伯逊·史密斯以及弗雷泽发展而来的仪式理论已经成为文学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20世纪的西方学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法进一步对仪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破译.神圣与世俗的仪式研究者涂尔干强调仪式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唤醒人的社会情感,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文化与功能的仪式研究者马林诺夫斯基宣称仪式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强个人的自信,完善个人的道德习惯;象征与符号的仪式研究者维克多·特纳关注仪式中的象征符号,认为仪式是人类创造意义的行为;过渡与结构的仪式研究者埃德蒙·利奇阐释了结构主义的精神理念在仪式中的应用,仪式架设了一座人类获得神的权力的桥梁.文学人类学是从比较文学中孕育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分析这四位学者的仪式观,我们可以对以往的仪式及其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也为当代比较文学的仪式研究范式提供重要的学术资源.
文献关键词:
仪式理论;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维克多·特纳;埃德蒙·利奇
作者姓名:
王银;蔡熙
作者机构: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引用格式:
[1]王银;蔡熙-.20世纪西方的仪式理论探赜)[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78-182,187
A类:
B类:
仪式理论,理论探赜,爱德华,泰勒,罗伯逊,史密斯,弗雷泽,文学人类学,西方学者,不同方法,破译,神圣与世俗,涂尔干,服务社会,社会情感,集体情感,集体意识,马林诺夫斯基,宣称,基本需求,维克多,特纳,象征符号,埃德蒙,利奇,结构主义,架设,比较文学,新兴学科,四位,仪式观,总结和反思,研究范式,学术资源
AB值:
0.363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