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寓言性的消失与历史的力比多化——以《银城故事》《檀香刑》《人面桃花》为中心
文献摘要:
21世纪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的长篇小说,以世纪之初(头三四年间)三部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品《银城故事》《檀香刑》和《人面桃花》为例,它们在成功实现文学"现代化"的同时,也呈现出上世纪中后期詹姆逊所指西方现代文学具有的"公私分裂"的特征.在这种公私分裂的结构中,政治参与被心理化和主体化了,因而20世纪的中国和历次革命在此种文学的历史重述中也被欲望化和去历史化了.如何重建公私联系、重建文学的寓言性,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格非的《春尽江南》正体现了这种重建的可能性与困境.
文献关键词:
长篇小说;历史重述;寓言性;公私分裂;力比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晓佳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州5102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晓佳-.寓言性的消失与历史的力比多化——以《银城故事》《檀香刑》《人面桃花》为中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55-65
A类:
公私分裂
B类:
寓言性,力比多,檀香刑,人面桃花,中国近现代史,长篇小说,三四年,出上,上世,詹姆逊,所指,现代文学,学具,政治参与,主体化,历次,历史重述,欲望,去历史化,建文,格非,正体
AB值:
0.2939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