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古代整体性阐释的基础、边界及要件
文献摘要:
中国古代的文学阐释是一种整体性阐释.整体性阐释的创构基础在于语感想象的存在.中国语言及文学的独特性,使语音、语法、字形等形式感知在想象的参与下与"意蕴"同时发生,并形成"语言符号—语感想象—文学意象及意义"的有机思维链条;整体性阐释的边界虽具有历时性,但整体上按照礼边界、德边界、理边界的逻辑演进.这种演进确定了从道德伦理到政治意识形态,再到集体无意识的隐性阐释路径;整体性阐释的构成要件包括感性直观、诗性话语和生命体验.它们使中国文学阐释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是避免强制阐释的有效工具,也是衡量阐释是否合理的基本指标.尽管中国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存在诸多差异,但只要文化传统没有断绝,整体性阐释便具有当代价值.
文献关键词:
整体性阐释;阐释基础;阐释边界;阐释要件
作者姓名:
韩伟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引用格式:
[1]韩伟-.中国古代整体性阐释的基础、边界及要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161-169
A类:
语感想象,阐释的边界,阐释边界,阐释要件
B类:
整体性阐释,文学阐释,创构,中国语言,言及,语法,字形,形式感,语言符号,文学意象,思维链,历时性,逻辑演进,道德伦理,理到,政治意识形态,集体无意识,阐释路径,构成要件,感性直观,诗性,生命体验,中国文学,民族性,免强,强制阐释,中国古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化传统,断绝,当代价值,阐释基础
AB值:
0.3641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