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社会性别视域下的人口寿命性别差异分析
文献摘要:
人口发展的历史表明,人口寿命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性人口预期寿命相对较短,而且这种差异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持续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人口普查死亡资料证实了这—变化.人口寿命的性别差异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自然因素导致男性生存表现为弱势;社会因素包括性别角色的社会认知、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等,在促使女性人口社会地位提高的同时,也增进了女性身心健康水平,最终使其寿命延长幅度更大.因此,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人口保健工作的性别差异问题,更加关注成年男性人口的健康保健,实现人口性别结构均衡发展.
文献关键词:
人口寿命;性别差异;遗传因素;社会性别规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岱云;陈希
作者机构: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济南250024;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济南2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岱云;陈希-.社会性别视域下的人口寿命性别差异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6):97-107
A类:
B类:
人口寿命,性别差异,人口发展,史表,存在性,人口预期寿命,命相,种差,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人口普查,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性别角色,社会认知,使女,社会地位,身心健康水平,终使,寿命延长,重人,保健工作,成年男性,健康保健,人口性别结构,结构均衡,遗传因素,社会性别规范
AB值:
0.4221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