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化时代网络集体非理性惩罚现象的结构逻辑与个体特征
文献摘要:
以四个"社会性死亡"事件为切入点,深度分析网络社会与个体化社会双重背景下"社会性死亡"的宏观结构性逻辑与微观个体性特征,以此反思受害个体的社会性修复及社会秩序的治理.研究发现,"社会性死亡"事件在宏观结构上具有规律性的发生逻辑,即引爆点的性别化、发生过程的结构化以及社会后果的个体化.同时在微观上,个体的社会性自我被强化,呈现展演性自我及认同性自我特征.因此,面对"社会性死亡"困境,不仅需要解决受事件影响个体身心层面的"有形伤害",更为关键的是需要解决之后衍生而出的"无形伤害".从治理要素、边界、方向、效果、策略等向度出发建立新的治理机制,尤其需要加入融合思维,并由此形成兼具灵活性、包容性及覆盖面的新治理生态.
文献关键词:
社会性死亡;网络社会;个体化社会;非理性惩罚;社会性修复;融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闫臻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闫臻-.数字化时代网络集体非理性惩罚现象的结构逻辑与个体特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107-114
A类:
非理性惩罚,社会性修复
B类:
数字化时代,集体非理性,结构逻辑,个体特征,社会性死亡,深度分析,网络社会,个体化社会,宏观结构,微观个体,个体性,受害,个体的社会,社会秩序,发生逻辑,引爆,爆点,性别化,社会后果,认同性,受事,事件影响,从治,治理要素,融合思维,新治理,治理生态,融合治理
AB值:
0.3722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