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黄河流域九省区"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
文献摘要: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其"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于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黄河流域九省区1997-2019年的经济和碳排放状况、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特征、拐点和脱钩情况以及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探索符合黄河流域地区发展情况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强度是全国的1.6倍,其中宁夏、内蒙古和山西是全国碳排放强度最高的3个省区;(2)各省区工业碳排放的份额占比最大,其中宁夏、内蒙古和山西的工业碳排放份额均在90%以上;(3)流域内不同省区的碳排放阶段已出现分化,其中四川与河南基本实现碳达峰,且处于经济发展的强脱钩状态;(4)各省区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演进趋势明显,宁夏与内蒙古的能源强度效应在研究期内出现反弹,但两省区能够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快速步入经济的低碳发展阶段.为此,要重视黄河流域各省区"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的差异性,注重各省区低碳发展的整体性与协同性,推动黄河流域"双碳"路径规划与国家"双碳"目标深入融合,从而构建黄河流域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文献关键词:
黄河流域;"双碳"目标;碳排放;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低碳发展;脱钩模型
作者姓名:
赵忠秀;闫云凤;刘技文
作者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山东济南25001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70
引用格式:
[1]赵忠秀;闫云凤;刘技文-.黄河流域九省区"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20-29
A类:
B类:
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意义,排放状况,拐点,驱动因素,流域地区,地区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碳排放强度,中宁,工业碳排放,同省,强脱钩,钩状,区产,低碳化,演进趋势,能源强度,强度效应,反弹,两省区,能源结构优化,协同性,路径规划,深入融合,低碳高质量发展,脱钩模型
AB值:
0.266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