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变迁与路径升级
文献摘要:
在跨国生产的国际分工模式中,为助益中国摆脱"低端转移""高端回流"以及"贫困化增长"等困境,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一国特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和获利能力的分析框架,并对中国35个行业2000—2017年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情况和移动路径进行了全面系统剖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制造类行业的获利能力与行业的技术水平存在明显的错配,技术含量越高的行业,获利空间越小;第二,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普遍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但相比传统服务业,中国在新兴服务业领域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第三,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领域对中国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使中国同时陷入"低端锁定"和"低端转移"的双重困境.为此,应在短期内构建区域产业集群,提升整体议价能力,避免陷入"贫困化增长";中长期加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程度,继续坚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并借力"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转移低端产业,集中培育高端生产要素,为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赢得空间.
文献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低端转移;国际分工;分工地位;获利能力;竞争优势
作者姓名:
刘金全;郑荻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引用格式:
[1]刘金全;郑荻-.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变迁与路径升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14-21
A类:
低端转移
B类:
地位变迁,跨国生产,国际分工,分工模式,助益,贫困化,分工地位,获利能力,全球价值链嵌入,移动路径,中国制造,制造类,错配,技术含量,利空,传统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发展中国家,低技术,挤出效应,低端锁定,双重困境,在短期内,区域产业,产业集群,议价能力,大服务,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程度,借力,区域价值链,价值链转型,得空
AB值:
0.3345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