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世纪中国艺术电影书写:记忆空间、空间副本与身份追认
文献摘要:
中国电影的深入化研究,不能仅限于对当下电影的现实描绘,对"记忆空间"也不啻是一种转换角度的探索,可以透视时代变迁中艺术电影的一些症候.时代转型下的人们愈发感受到空间的焦虑、错位、碎片化.空间记忆的迁移、迷失与放逐,引发文化记忆焦虑与身份认同焦虑.新世纪艺术电影中的"记忆空间"以"文化记忆"为内容,其生成机制依凭"记忆的社会框架",将个体记忆提升至集体层面;以"空间副本"为形式,呈现为"地方记忆"的经验空间及场所记忆的"记忆之场";以"身份追认"为旨归,在共享的文化记忆中重获"身份认同"."记忆空间"的记忆构建,成为艺术电影书写记忆的重要方式.
文献关键词:
记忆空间;艺术电影;文化记忆;空间副本;身份追认
作者姓名:
周星;吴晓钟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星;吴晓钟-.新世纪中国艺术电影书写:记忆空间、空间副本与身份追认)[J].现代传播,2022(05):95-103
A类:
空间副本,身份追认
B类:
新世纪,中国艺术,艺术电影,电影书写,记忆空间,中国电影,仅限于,不啻,换角,时代变迁,症候,时代转型,空间记忆,迷失,放逐,文化记忆,身份认同,认同焦虑,生成机制,依凭,个体记忆,地方记忆,场所记忆,记忆之场,旨归,重获,记忆构建
AB值:
0.3346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