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参与国际循环的历程、特征与再定位
文献摘要:
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国际循环对我们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判断一国在某一时期是以国际循环还是国内循环为主的依据应是经济发展动力的内生与否,选择以哪种循环为主体要与当期的资源禀赋和国际环境相适应.基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中国经济的国际循环特征,发现中国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改革进程从2008年就开始了,而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决定了中国经济无法放弃国际循环.新发展阶段国际循环要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为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提供助力.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同时,中国要加快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建设,构建新型国际分工体系.
文献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国际循环;全球价值链重构;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者姓名:
屠年松;张月明
作者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引用格式:
[1]屠年松;张月明-.中国参与国际循环的历程、特征与再定位)[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85-93
A类:
B类:
国际循环,再定位,国内循环,发展动力,哪种,资源禀赋,国际环境,社会再生产理论,循环特征,改革进程,技术条件,高水平开放,促发展,内需体系,高水平自立自强,区域一体化,一体化建设,国际分工,工体,全球价值链重构,高水平对外开放
AB值:
0.3350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