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耻辱记忆的征用及其重塑——抗战文学的国耻纪念书写
文献摘要:
抗战时期数量众多的国耻纪念催生出了浩如烟海的国耻文学.国耻纪念落实到文学创作之中,成为作家们渲染民族国家耻辱的有力手段,屈辱叙述的最终意图是为了将其转化为抗侮救国、洗刷国耻的昂扬情绪.此外,为了舒缓耻辱感受,国耻文学还会诉诸于独特的回忆策略.国耻提示下的往昔回忆,既包括对故乡优美风光的忆恋,也包括对被迫害的生存受辱经历的回望,还包括对受同化的精神受辱场景的记取,所有这些回忆式的国耻纪念笔墨均饱含着"革命性力量",指引和推动着人们的雪耻行动.抗战时期国耻纪念日本是促使全民族勠力同心、一致对外的良机,但众多妨碍抗战的行为却同样在国耻纪念日大肆上演,于是作家文人还纷纷借国耻纪念来对国家内部施行针砭.战时国耻文学虽然不可避免存在着艺术表现上的问题,但战时国耻文学自有其不容否定的正义性和历史价值.
文献关键词:
国耻纪念;国耻文学;耻辱渲染;耻辱转化;回忆策略;内部针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强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成都61175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强-.耻辱记忆的征用及其重塑——抗战文学的国耻纪念书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6):11-20
A类:
国耻纪念,国耻文学,家耻,回忆策略,耻辱渲染,耻辱转化,内部针砭
B类:
征用,抗战文学,念书,抗战时期,期数,催生出,浩如烟海,文学创作,民族国家,屈辱,救国,洗刷,昂扬,舒缓,耻辱感,诉诸,往昔,故乡,优美,风光,被迫,迫害,受辱,回望,记取,笔墨,饱含,革命性,雪耻,纪念日,良机,妨碍,大肆,上演,行针,艺术表现,自有,正义性,历史价值
AB值:
0.261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