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以"空间中的身体"为符号——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中"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和视觉叙事
文献摘要: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文献关键词:
80年代中国电影;农民老父亲;空间中的身体;群氓形象;视觉叙事
作者姓名:
喻宛婷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64
引用格式:
[1]喻宛婷-.以"空间中的身体"为符号——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中"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和视觉叙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56-66
A类:
农民老父亲,群氓形象
B类:
空间中的身体,中国电影,视觉叙事,中国农村,农村题材电影,隐喻性,农村社会,城乡关系,群像,人的文化,文化原型,图像叙事,人与环境,苦味,肖像,人际空间,像是,镜头,背离,阴影,隐匿,表情,共同特点,出身,劳作,调身,身体性,暗示,个体主体性,空间关系,转呈,乏话,旁观者,子一代,将相,视觉化,塑造成,他者化,意指,银幕,文化地理学,学案
AB值:
0.2840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