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典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废塑料共热解初期反应特性的ReaxFF分子模拟研究
文献摘要:
利用反应力场分子模拟(ReaxFF MD)结合反应机理自分析(AutoRMA)工具,从动力学、热解产物及热解反应过程三方面在原子层面上,探究了典型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废塑料共热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E/PP/PS共热解的动力学参数可通过C–C键和C–H键断裂的活化能加权求和(即Char Bonds方法) 获得,其活化能估计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仅为±3.86%;因此可以由C–C键和C–H键的断裂来表征热解反应进程.对于PP-PE混合塑料热解体系,增加其中PP的含量可以提高油和可燃气的产率,而对于PP-PS体系,增加其中PS的含量可以提高炭和油产率.在PE-PP-PS混合塑料热解体系中,高温有利于重油裂解为轻油,轻油相对含量从2400 K的44.77%升高到3000 K的56.18%;同时,高温也会促使烃类小分子进一步裂解生成更小分子产物,随热解温度升高,H2和CH4的产率明显上升,但C2H4和C3H6的产率先上升后降低.相比单独热解,混合热解体系开始反应时间有所延迟,但达到第一次平衡的总反应时间缩短,并且更倾向于生成较小分子的产物.PE和PP单独热解时,首先生成其单体,继而生成烷烃和小分子气体,但在共热解过程中,首先生成烷烃和小分子气体,而后生成其单体.PS在共热解体系中更倾向于提供·H自由基从而与PE和PP生成的自由基结合,形成小分子烷烃或H2.
文献关键词:
共热解;废塑料;反应力场分子模拟(ReaxFF MD);动力学;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贺兴处;陈德珍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上海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和能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兴处;陈德珍-.典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废塑料共热解初期反应特性的ReaxFF分子模拟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2022(03):346-356
A类:
AutoRMA
B类:
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废塑料,共热解,反应特性,ReaxFF,分子模拟,反应力场,MD,反应机理,自分,热解产物,热解反应,反应过程,PE,PP,PS,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加权求和,Char,Bonds,估计值,解体,高油,可燃气,油产率,重油,轻油,油相,相对含量,烃类,小分子,热解温度,H2,CH4,C2H4,C3H6,先上,单独热解,混合热解,烷烃,热解过程
AB值:
0.28694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