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DFT计算的肟类浮选捕收剂的构效关系
文献摘要:
研究不同取代基的肟类化合物(R1R2C=NOH,其中R1/R2为烷基)的结构与其相应浮选性能之间的关系.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在R1位置引入苯基可以提高捕收剂分子的酸性,而引入庚基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疏水性,有利于强化范德华相互作用.同时,在R2位置引入的氨基可以提供阳离子位点,并与矿物的负电荷表面相互作用,而引入的羟基可以提供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螯合物的额外作用位点.根据构效关系进行结构优化,筛选得到3种高效捕收剂.这3种捕收剂都具有优异的浮选分离性能,证明本文作者对肟类化合物进行结构改性的有效性.
文献关键词:
肟类化合物;浮选捕收剂;DFT计算;构效关系;结构改性
作者姓名:
卢宇熙;王帅;曹占芳;马鑫;钟宏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锰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
引用格式:
[1]卢宇熙;王帅;曹占芳;马鑫;钟宏-.基于DFT计算的肟类浮选捕收剂的构效关系)[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2022(12):4076-4087
A类:
肟类化合物,R1R2C,NOH
B类:
DFT,浮选捕收剂,构效关系,取代基,烷基,密度泛函理论,苯基,庚基,疏水性,范德华,阳离子,负电荷,金属离子,螯合物,选得,浮选分离,分离性能,结构改性
AB值:
0.255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