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pH诱导的铜电极上糠醛选择性电催化氢化
文献摘要:
以石油化工为支柱的能源体系排放过量的碳,致使人类面临日益增大的生态压力.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一代能源体系.作为新兴能源技术之一,生物质平台化合物的电催化氢化反应(ECH)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生物燃油精炼和高价值化学品生产,不需要外部氢气供应,并且易于形成分布式能源系统.结合清洁电力可以促进能源转换并实现碳中和.然而,ECH的机理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提高ECH效率和选择性调控机制仍然是未来的研究重点.铜电极上糠醛的ECH反应受到电解液pH的显著影响:在强酸中糠醛选择性发生氢解反应生成2-甲基呋喃(MF),而在中碱性条件下高选择性加氢生成糠醇(FA).目前糠醛ECH主流的反应机理是氢转移机制,即Volmer反应生成的吸附氢(Had)与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糠醛直接发生氢化反应,动力学上符合LH(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然而,其他文献未能提出合理的pH影响原因,仅套用可能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或从传质效应来推测MF的生成与电极表面高Had覆盖度有关.然而这些研究没有进行电极表面物种的分析,尤其是不同pH值下Cu表面吸附中间体的表征,因此,有必要通过逐步分析、跟踪观察,设计准确、系统的控制实验,并梳理反应的关键步骤来确定电解环境对ECH性能和选择性的调控机制.本文对Cu催化的糠醛ECH反应中pH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电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CH反应动力学(Tafel值)和产物选择性对电解液pH值具有显著依赖性.在酸性pH下Tafel斜率约为120 mV dec–1,在中性条件下大于120 mV dec–1,在碱性条件下,约为60 mV dec–1,分别对应于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Volmer和LH速率模型.且酸性条件下MF产物选择性对电位也具有显著依赖,结合动力学结果可以推测,ECH中的氢解反应可能是一种混合机制.通过增强原位拉曼光谱(SHINERS)进一步观察Au@SiO2纳米颗粒在糠醛氢解反应中的加氢脱氧行为,其中关键的脱氧中间体Cu-Oad仅出现在酸性介质中,并随反应过电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总结实验特点:(1)FA和MF是平行生成的;(2)氢解产物MF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明显的pH效应和电位效应;(3)在氢解过程中间体C–O键直接脱氧.进一步排除FA中间体脱氢成为MF的所有途径,并且通过DFT合理化了Oad中间体通过PCET途径优于Had转移途径加氢生成水的过程,从而证实了酸性环境中生成MF的LH-PCET混合机制,而LH路径具有较高的反应能垒,是在质子不足情况下(即在中碱性条件下)没有氢解产物的生成主要原因.综上,本文解释了糠醛在Cu电极上的pH诱导选择性机制,为复杂环境下的ECH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拓宽了对生物质衍生油精炼过程中含氧化合物脱氧反应机制的认识.
文献关键词:
电催化加氢;生物质;pH依赖性;机理
作者姓名:
周灵;李莹莹;逯宇轩;王双印;邹雨芹
作者机构: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部高等催化工程研究中心,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深圳研究所, 广东深圳51805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灵;李莹莹;逯宇轩;王双印;邹雨芹-.pH诱导的铜电极上糠醛选择性电催化氢化)[J].催化学报,2022(12):3142-3153
A类:
质子耦合电子转移,SHINERS,Oad,电催化加氢
B类:
糠醛,催化氢化,石油化工,能源体系,放过,生态压力,可再生能源,能源技术,生物质,平台化合物,氢化反应,ECH,常温常压,燃油,油精,高价值,价值化,化学品,氢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清洁电力,能源转换,初步阶段,调控机制,应受,电解液,强酸,氢解反应,呋喃,MF,碱性条件,高选择性,选择性加氢,糠醇,FA,反应机理,氢转移,转移机制,Volmer,Had,接发,LH,Langmuir,Hinshelwood,影响原因,套用,传质,覆盖度,表面物种,表面吸附,附中,中间体,跟踪观察,控制实验,关键步骤,解环,电动力学,动力学研究,反应动力学,Tafel,产物选择性,mV,dec,中性条件,应于,PCET,酸性条件,结合动力学,混合机制,原位拉曼光谱,Au,SiO2,纳米颗粒,加氢脱氧,酸性介质,过电位,结实,酸性溶液,直接脱氧,DFT,酸性环境,能垒,文解,复杂环境,生油,精炼过程,含氧化合物,脱氧反应,反应机制
AB值:
0.3473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