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固-水界面的酸碱催化反应中水分子和溶剂化离子的角色
文献摘要:
固体和水所形成的界面在各类化学和生物体系中非常常见,围绕相关物化现象的研究也一直是界面科学的前沿热点.然而,多相催化研究中对固-液界面发生的催化转化过程背后的微观机制的认识依旧十分有限,再加上水的诸多特殊理化性质,理解固-水界面的多相催化反应极具挑战性.本综述针对三类代表性的酸碱催化反应(醇类脱水、羟醛缩合和糖类异构),总结了一系列水(包括水分子本身、溶于其中的离子和由水衍生而来的其他物种)在这些体系中对表界面催化行为、反应机理和构效关系的常见影响方式,并批判性地归纳了业已提出的分子层面的观点和解释.当水的化学势较高(液态水或者水分压较大)时,其通常会抑制固体酸碱表面的催化反应,原因可以归结为:水分子在表面活性位上的竞争吸附、对活性位酸碱强度的削弱和对中间物种的溶剂化稳定作用(从而提高活化自由能能垒).水的存在也可造成活性位性质发生变化(例如活性较低的Lewis酸向活性更高的Br?nsted酸转化),或直接/间接开辟新的反应路径,从而提高催化反应速率.此外,最新研究还揭示了活性位和表面反应物种(包括过渡态)溶剂化过程中许多重要的微观现象,包括:水在限域孔道内形成团簇结构和横跨活性位的溶剂链、表面酸性质子发生转移和迁移、高(水合氢)离子浓度的纳米级限域介电环境等.这些复杂的化学过程都会改变反应中关键中间体和过渡态的能量稳定性,从而显著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虽然从现有研究中已能挖掘出一些普适性的规律和原则,但有关固-水界面催化中不少现象和效应的解释仍局限于特定体系(水的物相、反应类型、条件和化学微环境等).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中,着重关注氢键相互作用和界面水合离子在水相和富水液相体系中的酸碱催化反应里的独特角色,同时深入剖析水对酸碱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溶剂化效应,并基于已有的光谱证据和理论框架,探讨其物理化学本质.本文最后还提出了该前沿研究领域的一些展望,及该领域面向未来的几项重要研究任务.
文献关键词:
酸碱催化;固-液界面;水;水相反应;氢键相互作用;局域离子强度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旭港;刘宗辉;魏国良;顾宇;施慧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扬州225009;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常州21316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旭港;刘宗辉;魏国良;顾宇;施慧-.固-水界面的酸碱催化反应中水分子和溶剂化离子的角色)[J].催化学报,2022(08):1964-1990
A类:
局域离子强度效应
B类:
水界,酸碱催化,催化反应,水分子,生物体,物体系,常常见,物化现象,界面科学,前沿热点,多相催化,催化转化,转化过程,微观机制,上水,多特,醇类,羟醛缩合,糖类,溶于,界面催化,反应机理,构效关系,影响方式,化学势,液态水,固体酸,归结为,表面活性,活性位,竞争吸附,中间物种,稳定作用,自由能,能垒,成活,Lewis,Br,nsted,反应路径,反应速率,表面反应,反应物,过渡态,限域,孔道,成团,团簇,簇结构,横跨,表面酸性,酸性质,质子,水合,离子浓度,纳米级,介电,化学过程,变反,关键中间体,能量稳定性,催化活性,挖掘出,反应类型,微环境,错综复杂,氢键相互作用,合离,富水,水液,液相体系,活性中心,溶剂化效应,物理化学,前沿研究,面向未来,几项,研究任务,水相反应
AB值:
0.41326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