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精确可控串联策略触发高效的氧还原活性
文献摘要:
探索高效、经济的非金属氧还原(ORR)电催化剂已成为电化学能源体系的关键.科学界最具挑战性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合理地验证和精确地调节活性位点来设计结构明确、性能优异的催化剂材料.本文提出一种精确和可控的串联协同作用的活性位点策略,以提高MFCOFs的ORR催化活性.以亚胺-N、噻吩-S和三嗪-N等作为结构单元,通过精确的串联策略合成了三种MFCOFs,分别为亚胺-N构建的TFPB-TAPB-COF、亚胺-N和噻吩-S构建的BTT-TAPB-COF以及亚胺-N、噻吩-S和三嗪-N三种活性中心构建的BTT-TAT-COF.将三种MFCOFs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活化处理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交叉极化结合魔角旋转技术13C核磁共振法和热重分析法、氮气吸脱附曲线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测试,并在含有0.1 M KOH的电解液中测试其ORR催化活性.结果 表明,与BTT-TAPB-COF相比,BTT-TAT-COF展现出更优异的ORR催化性能;而BTT-TAPB-COF的催化性能优于TFPB-TAPB-COF.具体表现为,BTT-TAT-COF的半波电位(0.77 V)和起始电位(0.87 V)均高于BTT-TAPB-COF (0.71 V,0.80 V)和TFPB-TAPB-COF (0.65,0.73 V).此外,BTT-TAT-COF表现出较低的塔菲尔斜率和接近于4电子的ORR过程,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DFT计算结果表明,在费米能级附近,BTT-TAPB-COF比TFPB-TAPB-COF具有更窄的带隙,而BTT-TAT-COF具有最窄的带隙.因此,与TFPB-TAPB-COF和BTT-TAPB-COF相比,BTT-TAT-COF可以更有效地激发电子转移,增强ORR活性.此外,利用三种结构的吉布斯自由能图分析了ORR的过电位.结果 表明,当亚胺-N、噻吩-S和三嗪-N结构被引入骨架后,相同位点的过电势降低.由此可见,亚胺-N、噻吩-S和三嗪-N作为催化活性位点诱导了正的ORR过程.此外,BTT-TAT-COF中部分碳原子(BTT-TAT-5,9,10)的过电势均低于BTT-TAPB-COF和TFPB-TAPB-COF中所有位点的过电势,表明多活性位点发挥了协同催化的作用.本文证明了精确串联协同催化的多活性位点策略提高ORR性能的可行性,并为构建高效的COF基非金属ORR催化剂提供新的见解.
文献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非金属催化剂;串联策略;协同催化;氧还原反应
作者姓名:
蒋国星;张龙海;邹文午;张伟锋;王秀军;宋慧宇;崔志明;杜丽
作者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蒋国星;张龙海;邹文午;张伟锋;王秀军;宋慧宇;崔志明;杜丽-.精确可控串联策略触发高效的氧还原活性)[J].催化学报,2022(04):1042-1048
A类:
串联策略,MFCOFs,TFPB
B类:
ORR,电催化剂,化学能,能源体系,科学界,设计结构,催化活性,亚胺,噻吩,三嗪,结构单元,TAPB,BTT,活性中心,TAT,超临界二氧化碳,活化处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交叉极化,旋转技术,13C,核磁共振法,热重分析法,氮气,气吸,吸脱附,表征手段,KOH,电解液,催化性能,半波电位,菲尔,反应速率,DFT,费米能级,带隙,电子转移,吉布斯自由能,过电位,入骨,过电势,碳原子,多活性位点,协同催化,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非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反应
AB值:
0.1884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