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护理干预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实施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后获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方式进行干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进行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投诉纠纷事件、差错类风险事件、意外事故)总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技能熟练度、护理工作态度、综合能力、情感支持)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投诉纠纷事件、差错类风险事件、意外事故)总发生率(2.50%),低于常规组(25.00%),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研究组SDS评分(62.26±2.59)分、SAS评分(60.25±3.17)分同常规组SDS评分(62.28±2.33)分、SAS评分(60.27±3.28)分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32.85±3.19)分、SAS评分(33.67±4.15)分,均低于常规组SDS评分(45.57±5.17)分、SAS评分(46.38±4.29)分,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技能熟练度(90.82±4.28)分、护理工作态度(91.33±5.24)分、综合能力(91.77±6.17)分、情感支持(92.25±2.59)分,均高于常规组技能熟练度(80.63±5.16)分、护理工作态度(80.29±4.29)分、综合能力(79.88±5.18)分、情感支持(81.87±2.21)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方式有效应用后,对于心血管内科系列护理风险因素可以有效规避,将护理质量提高,确保系列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获得显著降低,促进心血管内科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显著提升.
文献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林雁;包冬英;顾晓青
作者机构:
江阴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 214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林雁;包冬英;顾晓青-.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护理干预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2):123-125,129
A类:
B类: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干预价值,内科护理管理,护理研究,患者护理,投诉,纠纷事件,差错,意外事故,总发生率,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熟练度,护理工作,工作态度,情感支持,SDS,SAS,有效应用,科系,护理风险因素,护理质量,质量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整体护理,护理效果
AB值:
0.169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