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子探针技术研究大别造山带富硫独居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稀土矿化成因
文献摘要:
独居石是常见的赋稀土矿物,也是许多稀土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矿物,而含硫独居石却相对罕见,只在为数不多的一些碳酸岩、金伯利岩、变质岩中被发现.本文在大别造山带蕲春县白羊沟地区发现的富稀土矿样品中,利用偏光显微镜镜下鉴定、电子探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测定富硫独居石中的硫、稀土元素等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稀土矿化角闪片岩中的富硫独居石大多呈胶状、团块状,部分呈现板状、柱状自形晶体,且呈粒状集合体状,和磷灰石之间存在相互交生、包含、半包含的空间关系,或呈网脉状交代切割磷灰石,岩相学表明富硫独居石与磷灰石之间存在着类似热液蚀变的交代关系.富稀土矿样品中富硫独居石SO3含量最高达14.57%,平均含量为10.54%,是目前国内外已知的硫含量最高的独居石,同时测得富硫独居石CaO含量较高,NdO含量偏低,与花岗岩成因的独居石和热液交代的不含硫独居石成分差异较大,地球化学显示S6+与P5+呈负相关性以及(Sr,Ca)2+、S6+与REE3+、P5+呈负相关性,并可以用"硬石膏耦合"置换反应来解释其独居石含S的原因,即(Sr,Ca)2++S6+REE3++P5+,也就意味着白羊沟地区存在着与稀土矿化相关的热液活动,结合白羊沟地区的地质背景推断其热液来源可能与白垩世以来该地区经历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运动和岩浆活动晚期热液有关.研究结果为白羊沟地区的稀土多金属矿化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文献关键词:
电子探针;富硫独居石;热液作用;置换反应;大别造山带
作者姓名:
杨世平;杨细华;李安邦;范鹏飞;赵子娟;陈小凡;余飞翔
作者机构: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湖北孝感432000;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7;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世平;杨细华;李安邦;范鹏飞;赵子娟;陈小凡;余飞翔-.电子探针技术研究大别造山带富硫独居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稀土矿化成因)[J].岩矿测试,2022(04):541-553
A类:
富硫独居石,NdO,S6+,2++S6+REE3++P5+
B类:
电子探针,探针技术,大别造山带,地球化学特征,矿化成因,土矿物,稀土矿床,矿石,石矿,含硫,为数不多,碳酸岩,金伯利岩,变质岩,蕲春县,白羊,矿样,偏光显微镜,定性和定量分析,稀土元素,主要化学成分,化角,片岩,胶状,团块,块状,板状,柱状,粒状,集合体,磷灰石,半包,空间关系,网脉,交代,岩相学,热液蚀变,中富,SO3,硫含量,CaO,花岗岩成因,成分差异,Sr,硬石膏,置换反应,热液活动,地质背景,白垩,岩石圈,伸展运动,岩浆活动,多金属矿化,成因研究,新线,热液作用
AB值:
0.276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