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原学、临床特点、感染控制及治疗
文献摘要:
SARS冠状病毒2(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是继Alpha、Beta、Gamma及Delta变异株之后新出现的一种需关注的变异株,其抗原特别是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氨基酸突变明显多于其他变异株,使得Omicron变异株的感染性、传播性及免疫逃逸性明显增强,疫苗接种的保护效果下降,感染潜伏期明显缩短,但致病力也明显下降,绝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重症患者的病情加重多与原有基础疾病的进展相关.及时筛查并医学隔离感染者,做好各项个人防护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推进疫苗接种以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举措.少部分患者可出现所谓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后COVID-19综合征或后COVID-19状态,应加强长期随访.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感染进程及促进恢复,还有助于疫情控制,因此研发具有良好成本效益比且方便服用的抗病毒药物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文献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SARS冠状病毒2;奥密克戎变异株;免疫逃逸;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抗病毒治疗
作者姓名:
于乐成;宋勇
作者机构:
东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肝病中心,江苏南京 210002;上海国家展览中心方舱医院第四分院,上海 201702;上海世博展馆方舱医院H2舱,上海 201201;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南京 21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乐成;宋勇-.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原学、临床特点、感染控制及治疗)[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2(11):1063-1072
A类:
B类:
奥密克戎变异株,病原学,临床特点,感染控制,SARS,CoV,Omicron,Alpha,Beta,Gamma,Delta,新出现,刺突蛋白,RBD,氨基酸突变,感染性,传播性,免疫逃逸,明显增强,疫苗接种,保护效果,潜伏期,致病力,数感,感染者,无症状,轻症,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医学隔离,个人防护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疫情传播,少部分,可出,长期随访,抗病毒治疗,疫情控制,成本效益比,便服,服用,抗病毒药物
AB值:
0.367709
相似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方邦江;苏红;赵软金;王少白;齐文升;孔立;叶勇;刘华;刘婉嫣;李旭成;李桂伟;陈晓蓉;张德超;杨志旭;周爽;莫玉霞;梁群;黄薇;张金璐;张文;周长虹-200032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医学科;200032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646000 四川 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10016 美国 纽约,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33612 美国 佛罗里达,美国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100000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医学科;250000 山东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650500 云南 昆明,云南省中医院急诊医学科;200120 上海,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服务监管处;132000 吉林 吉林,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医学科;430000 湖北 武汉,武汉市中医医院急诊医学科;300000 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201500 上海,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中西医结合科;11204 美国 布鲁克林,纽约州执照针灸医师联合公会;100091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急诊医学科;201203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518000 广东 深圳,深圳市中医院肺病科;150030 黑龙江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M1T3J3 加拿大 多伦多,加拿大中医药学会;100166 北京,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21380 美国 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