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分析“治未病”思想指导岭南火针防治慢性疾病的思路及应用
文献摘要:
岭南火针通过借火助阳、温通经络、开门驱邪、以热引热等作用,尤其可以温热之法治疗各种热性疾病,做到引热外达、托热外出,达到“清”“消”的作用,使岭南火针疗法有较广泛的临床使用场景。岭南火针以点代灸,刺激轻柔,患者接受度较高,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临床通过岭南火针点刺大椎穴、百会穴、足三里穴、四花穴防治慢性咽炎、慢性鼻炎、失眠、慢性疲劳等疾病或不适状态收效较佳。岭南火针疗法凝聚了岭南地区人民智慧与地域特色,既保有了中医外治法“简、便、效、廉”的优点,又有较好的岭南地区的民众基础,尤为适用于本地湿热气候下防治慢性疾病。
文献关键词:
岭南火针;治未病;防治慢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玮璇;林国华;卢秉慧;聂文强;黄浩明
作者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玮璇;林国华;卢秉慧;聂文强;黄浩明-.分析“治未病”思想指导岭南火针防治慢性疾病的思路及应用)[J].保健文汇,2022(21):103-105
A类:
B类:
治未病,防治慢性疾病,借火,温通,通经,经络,开门,驱邪,温热,之法,外出,岭南火针疗法,临床使用,使用场景,轻柔,接受度,火针点刺,大椎穴,百会穴,足三里穴,四花穴,慢性咽炎,慢性鼻炎,失眠,慢性疲劳,收效,较佳,岭南地区,民智,地域特色,保有,中医外治法,湿热气候
AB值:
0.3449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