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结肠镜联合D-二聚体检测及腹部CT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D-二聚体检测、腹部CT诊断缺血性结肠炎(IC)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孝义市人民医院和汾阳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综合诊断为IC的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收治的消化系统非IC患者64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自愿接受结肠镜、D-二聚体、腹部CT检查,比较两组结肠镜、D-二聚体、腹部CT检查结果,同时对观察组三种检查方法单一诊断结果与三种方法联合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1.82±0.16 )mg/L]高于对照组[(0.94±0.11) mg/L], P<0.05;观察组结肠镜检出阳性率(90.63%,58/64)高于对照组(6.45%,4/64), P<0.05;观察组腹部CT检出异常率(89.06%,57/64)高于对照组(43.75%,28/64), P<0.05。观察组三种检查方法单一诊断结果与三种方法联合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种方法联合诊断结果更好。 结论:结肠镜检查、D-二聚体、腹部CT检查在IC中均有一定价值,其中D-二聚体明显升高,腹部CT可见血管与肠壁改变,结肠镜则可判断肠坏死程度,三者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符合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D-二聚体;腹部CT;联合诊断;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树荣;张志伟;苏尚平;唐海青
作者机构:
孝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孝义 032300;汾阳医院消化科,汾阳 032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树荣;张志伟;苏尚平;唐海青-.结肠镜联合D-二聚体检测及腹部CT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22(15):81-84
A类:
B类:
二聚体,缺血性结肠炎,结肠炎诊断,IC,随机抽取,孝义市,汾阳,临床综合诊断,期收,消化系统,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三种方法,联合检查,检出阳性率,异常率,联合诊断,结肠镜检查,肠壁,可判,断肠,肠坏死,诊断符合率,诊断价值
AB值:
0.2090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