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不同固定方式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文献摘要:
跟腱断裂是临床上常见的运动损伤,近年来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逐渐增强,跟腱损伤发生率也逐渐升高[1-2].跟腱断裂修复后局部常采用跟腱松弛位固定,容易导致跟腱及踝关节的功能障碍[3].然而,跟腱缝合后早期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又容易发生跟腱再断裂[4].我们试用了一种具有双重属性的制动方法(功能位固定),既可以减少松弛位固定引起的跟腱粘连挛缩和关节僵硬,又可以降低因为早期功能锻炼造成跟腱再次断裂的风险,使修复后的跟腱处于持续温和的牵张应力环境中.本课题组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完成的共5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了总结,对照分析患者术后18个月内跟腱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情况.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王玉仲;郝江慧;王继宏
作者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2科,呼和浩特市,01002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引用格式:
[1]王玉仲;郝江慧;王继宏-.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不同固定方式对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01):101-105
A类:
跟腱修复术
B类:
急性跟腱断裂,不同固定方式,运动损伤,健身意识,跟腱损伤,松弛,踝关节,缝合,试用,双重属性,粘连,挛缩,关节僵硬,早期功能锻炼,牵张,张应力,应力环境,我院,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康复情况,对照分析,术后功能恢复
AB值:
0.2814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