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黄帝内经》中"七损八益"理论探析
文献摘要:
各代医家对于"七损八益"理论的重要性虽都予以肯定,但就其本义考释一直存在争议且未有定论.笔者认为要对"七损八益"正确认识和运用,应本于《黄帝内经》,从其出处、本义、语境考其源流,并结合《黄帝内经》中的主要学术思想及时代观念进行研究."七损八益"于《天下至道谈》中虽有房中术之意,但若在《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与哲学思想下进行解读,很可能是作者以数言象、以阳言阴,从阴阳角度探讨阴阳衰脱之危候,目的在于警示人们要重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遵循天道,调和阴阳.只有达到乾坤交泰、阴平阳秘的状态,才是形神无疾而尽享天年之大道.
文献关键词:
七损八益;黄帝内经;阴阳衰脱;疾病防治
作者姓名:
高家铭;宿端洋;周苗苗;刘艺凯;梁彦博;姜俊;吴建林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 250355
引用格式:
[1]高家铭;宿端洋;周苗苗;刘艺凯;梁彦博;姜俊;吴建林-.《黄帝内经》中"七损八益"理论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11):1757-1759
A类:
七损八益,房中术,阴阳衰脱
B类:
黄帝内经,理论探析,医家,就其,本义,考释,定论,出处,学术思想,时代观,下至,虽有,哲学思想,阴阳角,警示,示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天道,调和阴阳,乾坤,交泰,阴平阳秘,形神,神无,大道,疾病防治
AB值:
0.3694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