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文献摘要:
成都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手三阳脉首次出现同《灵枢·经脉》于经脉前冠以"手"字的特征,为研究早期经脉形成演变过程提供了新的借鉴和思考.本文以手三阳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马王堆帛书、张家山汉简、老官山经脉简书及《灵枢·经脉》等经脉文献,对其循行和证候演变进行探讨,发现手三阳脉循行逐渐明确了以远端手指作为起点并随后经过臂、肘、肩而最终达到头面部,其病候也相应随之不断增加,并以上肢体表证候为主.其中老官山手三阳脉与早期经脉文献联系密切,又与《脉书》重合最多,而《灵枢·经脉》中又不乏可见到从老官山内容改编而来的痕迹,反映了早期经脉学说的不同面貌,有待以后更多出土经脉文献的进一步考证.
文献关键词:
手三阳脉;老官山汉墓;经脉循行;经脉证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小玉;任玉兰;徐钰棋;林小丁
作者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小玉;任玉兰;徐钰棋;林小丁-.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08):1268-1273
A类:
手三阳脉,天回医简,经脉证候
B类:
出土,证候演变,老官山汉墓,灵枢,冠以,脉形,马王堆帛书,张家山汉简,简书,远端,手指,到头,头面部,上肢,表证,不乏,见到,山内,改编,痕迹,脉学,多出,经脉循行
AB值:
0.2101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