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及对子宫内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厦门市海沧医院治疗的 100 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手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可改善卵巢供血,调节机体MMP–9、PAI–1、TGF–β1 水平,进而调节激素表达,对子宫内膜产生保护作用,预防宫腔再粘连.
文献关键词:
宫腔粘连;宫腔镜下冷刀技术;子宫内膜厚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江璠;许燕萍
作者机构:
厦门市海沧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江璠;许燕萍-.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及对子宫内膜保护作用的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21):19-22
A类:
宫腔镜下冷刀技术,内膜保护
B类:
宫腔粘连,对子,厦门市,海沧,电切,刀手,血清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雌二醇,E2,子宫内膜厚度,纤溶酶原,激活物,PAI,转化生长因子,TGF,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搏动指数,阻力指数,R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月经,经改,改善率,供血,激素表达,宫腔再粘连
AB值:
0.180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