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一)
文献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实验室研究所用的虫株为欧美国家流行和分离的虫株,且长期实验室传代已失去野生虫株的许多生物学特征。由安徽医科大学沈继龙教授带领的项目组在全国各地采集了流浪猫、散养鸡、市售猪肉以及人体病理标本等,对我国分离虫株进行了基因结构、毒力及其相关效应分子、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致病机制以及免疫逃逸机制等内容的长达10年的研究,获得了若干重要发现:(1)发现了中国人兽间流行的弓形虫独特的基因型、效应分子多态性、毒力和致病机制等与欧美和非洲大陆截然不同;(2)发现弓形虫关键效应分子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3)揭示弓形虫在巨噬细胞内增殖、抗凋亡和免疫逃逸的机制;(4)发现弓形虫效应分子GRA15Ⅱ驱动宿主M1-Th1免疫应答偏移,"颠覆"了母胎界面的生理性免疫耐受,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作者机构:
引用格式:
[1]-.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一))[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22):13-14
A类:
GRA15
B类:
中华医学科技奖,学科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实验室研究,欧美国家,传代,多生,生物学特征,安徽医科大学,项目组,流浪猫,散养鸡,市售,猪肉,病理标本,国分,基因结构,毒力,效应分子,宿主,主细胞,致病机制,免疫逃逸,长达,干重,弓形虫,基因型,多态性,非洲大陆,截然不同,巨噬细胞,抗凋亡,M1,Th1,免疫应答,母胎界面,生理性,免疫耐受,不良妊娠结局
AB值:
0.3866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