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5.69±3.18)岁,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5.67±3.21)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并发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 t检验、 χ2检验。 结果:两组干预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6.67±2.11)分比(9.79±2.18)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76.89±5.36)分比(65.95±5.3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观察组干预后FMA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54.70±4.15)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9.88±3.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9.84±3.92)分、(25.96±3.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2/46)比17.39%(8/46)]( χ2=4.039, P=0.045);观察组干预后GQOLI中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4.48±5.21)分比(67.75±5.52)分、(83.56±5.34)分比(70.86±5.27)分、(72.53±6.15)分比(66.50±6.13)分、(72.78±7.06)分比(65.94±6.0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的操作技术、护理态度、训练指导和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2.97±3.35)分比(80.63±3.21)分、(82.99±3.42)分比(80.54±3.30)分、(82.94±3.53)分比(80.57±3.36)分、(82.98±3.62)分比(80.61±3.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接受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改善,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文献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神经功能;并发症;生活质量;满意度
作者姓名:
华道蕊;辛庆昭;李迎光;傅国惠
作者机构: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南阳 473000
引用格式:
[1]华道蕊;辛庆昭;李迎光;傅国惠-.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18):2566-2570
A类:
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
B类:
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前瞻性研究,南阳市,中心医院,常规护理,神经功能,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评价量表,FMA,综合评定,评定量表,GQOLI,上肢运动功能,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并发症总发生率,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操作技术,管理评分,功能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质量改善
AB值:
0.1677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