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难愈合伤口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难愈合伤口(术后或外伤引起感染伤口、压疮、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罗定市人民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及住院部收治各种术后或外伤引起感染伤口、压疮、糖尿病足等患者1 200例,其中选择符合慢性难愈合伤口条件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7例、女16例,年龄(43.01±8.75)岁,给予湿性愈合理论对慢性难愈合伤口进行伤口换药处理。比较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2、4、6、8周的临床护理效果。计量资料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干预后1、2、4、6、8周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7.29±2.54)分、(5.02±1.92)分、(3.12±1.53)分、(0.75±0.32)分、(0.09±0.08)分及(1.51±0.35)分、(1.03±0.29)分、(0.76±0.27)分、(0.39±0.18)分、(0.13±0.12)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8.73±2.82)分、(2.35±0.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1、2、4、6、8周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伤口面积分别为(12.29±1.18)cm
2、(11.75±4.03)cm
2、(9.68±3.02)cm
2、(5.18±2.04)cm
2、(3.76±1.17)cm
2,均显著低于干预前[(13.98±5.02)c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难愈合伤口的护理效果,显著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改善护理结局。
文献关键词:
慢性难愈合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伤口造口专科小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宪;王清燕;刘燕萍;王晓飞;陈飞翔;谢向阳;廖映梅
作者机构:
罗定市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云浮 527200;罗定市人民医院伤口造口门诊,云浮 527200;罗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浮 527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宪;王清燕;刘燕萍;王晓飞;陈飞翔;谢向阳;廖映梅-.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难愈合伤口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14):1997-2000
A类:
伤口造口专科小组
B类:
湿性愈合理论,慢性难愈合伤口,外伤,感染伤口,糖尿病足,罗定市,口门,住院部,选择符,回顾性研究,伤口换药,临床护理效果,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m
,高慢,伤口愈合,护理结局
AB值:
0.1488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