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公园绿地空间利用格局及其影响机制
文献摘要:
公园绿地等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关乎民生健康和空间公平等重大社会议题,合理衡量地理区位、邻里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影响将有助于反映当前存在的资源配置及其社会公平问题.基于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本研究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将传统指标与新兴数据结合从步行可达性、绿地占有量和悦跑活力指数3个角度评价公园绿地的空间利用水平,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和社会特征3个方面探究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空间利用格局方面,公园绿地的步行可达空间分布存在空间分异性,核心城区内沿轴带分布,外围则围绕点状聚集,仅有50.02%的居民可在15min步行内到达公园绿地;绿地占有量呈现3组团镶嵌分布格局,虽然绿地分布广泛,但有67.59%的区域处人均绿地占有量低;在悦跑指数上,居民的选择以优质的浑河生态廊道为主,公园绿地为辅,城郊的高校与大型公园的利用率相对较高.(2)影响机制方面,区位特征与社会特征对绿地占有量和步行可达性有明显影响,邻里特征对于步行可达性和悦跑指数有较强的解释力.由此可知,3个角度的空间利用格局是局部有交集、整体不重合的关系,所以对交集内和交集外的地区应根据交通、人口、经济和设施配置等影响因素的空间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
文献关键词:
可达性;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公平;地理探测器;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
杨毅;周晓丹;刘向宇
作者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沈阳110168;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沈阳110167;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110004
引用格式:
[1]杨毅;周晓丹;刘向宇-.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公园绿地空间利用格局及其影响机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02):157-165
A类:
B类:
地理探测器,公园绿地,绿地空间,空间利用,公共资源,空间配置,空间公平,大社,社会议题,地理区位,邻里,社会公平,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沈阳市,中心城区,数据结,步行可达性,占有量,和悦,活力指数,利用水平,区位特征,里特,社会特征,探究空间,局方,空间分异性,内沿,点状,15min,组团,镶嵌,分布格局,浑河,生态廊道,城郊,解释力,由此可知,交集,不重,设施配置,空间特点,规划方案
AB值:
0.2819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