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艺术介入乡村的途径研究——以武汉市乡村为例
文献摘要:
乡村建设活动早在20世纪初的河北定县翟城村,由米鉴三父子开近代中国乡村建设之先河;30年代,梁漱溟和晏阳初以乡村教育的方式介入乡村建设;1991年代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2013年,中央政府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关于乡村振兴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取得卓越成效.而艺术介入乡村的活动于1992年就开始了,艺术家们在山西吕梁地区的黄河沿岸策划了"乡村计划"活动.真正被大众所熟知的活动是2011年艺术家欧宁和左靖在安徽发起的"碧山计划".此后,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乡村振兴项目,主动纳入艺术改造的内容,各个省份都出现了非常好的案例.反观湖北地区并没有出现像碧山、许村等令人瞩目的乡村计划,其原因值得探究.据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发现,乡村建设比较成功的项目一般集中在城市边缘地带,而在湖北省艺术介入乡村的项目中,省会城市武汉市的艺术介入乡村项目数量最为可观,因此以武汉市的乡村振兴项目来分析其中原因,并找出适合武汉市艺术介入乡村的途径.
文献关键词:
乡村振兴;艺术介入;武汉乡村;途径研究;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倩
作者机构:
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倩-.艺术介入乡村的途径研究——以武汉市乡村为例)[J].传奇故事,2022(41):123-125
A类:
八中全会,武汉乡村
B类:
艺术介入乡村,途径研究,武汉市,定县,父子,开近,近代中国,中国乡村,先河,梁漱溟,晏阳初,乡村教育,十三届,新农村,中央政府,美丽乡村,如火如荼,艺术家们,吕梁地区,黄河沿岸,熟知,乡村振兴项目,反观,湖北地区,现像,令人瞩目,相关案例,城市边缘,边缘地带,省会城市,项目数,乡村旅游
AB值:
0.3151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